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黃子紘 John Huang

沒事就上街觀察,沒人注意的事物也有光芒萬丈的時刻 —— 林宥廷 Lin Youting

已更新:2021年7月21日


居住紐約的林宥廷 Lin Youting,專注於視覺、影像的設計工作。Gathery很榮幸請她設計我們的LOGO並接受訪問,分享她成為設計師的契機、靈感來源、喜愛的創作者與空間、對創作的想法和設計Gathery LOGO的點滴。


歡迎到她的網站,欣賞更多作品:https://linyouting.com/


宥廷在她的紐約愛店之一 Printed Matter


請簡單自我介紹


我叫林宥廷,目前在紐約居住,做設計相關的工作。


怎麼會想要成爲設計工作者、創作者?宥廷目前也涉略許多領域,像設計、插畫、Motion Graphic等,一開始的契機是什麼?


我從來沒有想過爲什麼要成爲創作者。我看到這個問題後,有想了一下,但好像還沒有得到一個比較深刻的結論。接觸這些東西,比較像是自然的漸進。其實我的背景是平面設計,後來開始對影像感興趣,就在思考如何藉由影像展現平面設計的魅力。我不是要摒棄平面設計,只是我想要探索平面設計在不同載體上的可能性。


我對創意、設計的觀點其實每年都在改變,但是有一個核心一直在我腦海裡:想要讓週遭事物變得更好玩,展現事物沒被發現的那一面(努力中!)。


我也很好奇,在大學踏入平面設計之前,小時候、國高中的時候怎麼會想要走進這個領域?怎麼會選這個科系?或是怎麼會想說這好像滿好玩的?


小時候想要當服裝設計師,長大後發現不可能!哈哈。我大概五六年級的時候,跟一個蠻酷的女生同學討論長大後的職業,我當時說:「應該是服裝設計師吧!」記得那個女生說她應該會是室內設計師。我現在連簡單的縫紉都不會,但是她真的成爲室內設計師了!


因為我念的是普通高中,剛升大學第一次上設計課的時候,完全不得要領。老實說,我畢業之後才真的開始領悟到設計的有趣之處和實踐的意義。


後來有一個轉捩點是我開始去接觸、理解設計史,去閱讀設計師們的隨筆和自傳,才開始培養鑒賞力,才開始明白好的設計的原理、脈絡這些知識對我來說就像是美味火鍋的湯底,美味蛋糕的餅皮。


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才慢慢地去探索自己的風格和設計方法。要不然我比較年輕的時候都是看到什麼就想做做看,只注重技術上的磨練。


在台灣工作一段時間之後,怎麼會決定去紐約進修或是實習、工作?


我是2018年八月搬到紐約,所以其實就是這一、兩年期間。


一直對日本的美學、文化很感興趣,我會去買一些喜歡的人的自傳來看,看他們經歷了些什麼。因為安西水丸、坂本龍一、松浦彌太郎都在紐約生活過一段時間,看著他們的書,也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那個世界。還有當時一個同事剛從紐約回來,聽她敘述了很多在紐約的日常生活。在2018年前,我從來沒去過美洲,所以對歐洲再過去一點的西邊其實滿好奇的。


所以當初就決定要長住在紐約嗎?還是當初本來只是想說可以去玩,結果慢慢發展成要去念研究所?


我當時是先申請研究所。一開始就覺得有進修的必要,因為在動態方面的技術大部分是自學,所以不知道自己程度在哪裡,一方面也覺得念書期間可以感受看看這個城市。


前面提到那位同事是一個很酷的人。她紐約家的傢俱都是自己設計的,常脫口而出一些我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。我某種程度上受到了這位同事的影響,當時覺得孕育她的個性的紐約也一定很有趣。她在臺灣也開了一間新的公司叫做Unto,受到了很多關注。


去了紐約之後,怎麼會想念完書繼續留在那?


其實我從來沒有覺得一定要留在這,只是真的很幸運。當時正準備要開始投求職信,恰巧在Instagram上面看到我追蹤很久的studio -- FISK PROJECTS 在徵實習,便不假思索投遞出我的第一封履歷,很意外的錄取了。所以我比較沒有經歷到非常艱難的時期。我覺得能跟他們工作,真的是我來美國之後最幸運的事情之一!


現在主要是自由接案嗎?


我現在應該算是全職的自由接案,跟不同公司簽約6~8個月。也有跟其他AD做一些小型、時間比較彈性的合作。


之前看到你在Creative Review上的採訪有說,你的作品是以你剛剛提到的幽默感、淘氣的感覺為中心。像你以前創作時,也會有類似的中心思想嗎?還是比較以風格為主?現在在選工作的時候,會想說,我想要做多一點可以發揮幽默感的作品嗎?


我其實之前不是這樣子。我是這一、兩年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有多喜歡輕鬆的生活方式、幽默的處事態度,想要把這樣子的生活觀察帶到創作裡面。但是就像剛剛講的,我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在探索自己的在不同領域的能力,或是自己能掌握得宜的東西。


其實我覺得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有點衝突。我喜歡收拾得很乾淨的設計,但是也喜歡亂無章法的。我內心可能分成兩塊,一塊是比較傾向這種很沒有負擔、很簡約的東西;另外一個層面是喜歡很張揚、很有表現力的,故意關掉尺規格線、揉爛平滑的紙張,像小孩一樣做自己(聽起來像是有暴力傾向的小孩?哈哈!)。


你覺得去紐約有影響到這個部分嗎?在風格、想要創作的東西,還有願不願意嘗試新的東西。


好像還好欸,哈哈。這個答案會不會很無趣?


其實幽默感這件事是這一兩年,一直需要熬夜工作,有幾次熬夜時,在電腦螢幕前笑出來,因為在做的東西很好笑(當然,不一定能被採用),暗自覺得自己是幽默大師。當時的心情很愉快,感受不到熬夜的疲倦,在幾個熬夜的夜晚,會覺得如果能這樣一輩子這樣邊玩邊做設計該有多好。


剛剛說的紐約對我的人格沒有很大影響,但是有一點讓我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地方。我是一個非常隨性的人,很常被朋友說:「你怎麼那麼離譜?那麼漫不經心?」我有一兩次錯過班機,朋友都已經飛走了,我就想說再買張機票,買個經驗,這次要記取教訓!結果又陸續發生了好幾次,但是來紐約之後看到很多比自己更離譜的人,就覺得自己沒問題,可以繼續以慢動作的姿態活下去。


那有覺得去了紐約之後,在作品上你更有自己的個性嗎?還是說在台灣的時候就有了?


我覺得我蠻幸運的是身邊的人也都是滿忠於自我的,可能跟我的行業也有關係。所以當時在臺灣時身邊的同事都很有趣,來美國之後也不會立志要變成美國人。我到現在都還覺得自己是個遊客,不排斥這樣的感覺。但是,在這裡我發現我比較不會貿然評論他人的作品,因為每樣東西都有它們各自的光芒。


很受很rough/自成一派的地區吸引,那種「我什麼都不在意」的帥氣感,設計方面,也越來越喜歡那種不對齊或不對稱,不用電腦編排,像閉著眼睛做的那種風格(實際上應該不是閉著眼睛做!哈哈哈)。我很喜歡的一個藝術家,他叫Braulio Amado,他在SOHO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叫做SSHH。他讓我覺得很多東西是沒辦法相提並論或一較高下的。有些東西看似很粗糙,但其實是可以的,在精品的旁邊,它們仍然很耀眼。


完全不一樣的事情、不一樣的風格、不一樣的類型,比如說很狂野的跟很簡約的是兩回事。


沒錯。


平常會從哪裡找靈感?


關於靈感,除了平時習慣的設計方法之外,大部分都是從生活經驗和觀察累積。應該大家都有這個習慣吧,不管在哪裡都會觀察各種物品細節,看到有趣的就會把它拍一下,然後google調查出處,查到之後就把那間設計公司或設計師的作品pin到我的pinterest。或是我沒事就會跑去唱片店逛逛,唱片封面通常出乎意料的令人著迷,看著看著,腦中的畫面就旋轉了起來。


你有黑膠播放器嗎?


沒有,我只是收集個封面。有時候唱片也不好聽,就只是好看。所以不管去哪裡,我都會第一個去唱片店。


有時候,我可以感受到我的熱情——常常邊走邊盯著街上海報、店家、廣告、看板、指示牌看,有時走過頭,忍不住讓同行的人先走,自己跑回去呆立在那前面細細觀察(怪人),有時候可能只是樹的紋路,或是只是海報、招牌、字體,或是光的折射。其實我很常用我的照片當自己的參考素材。


看到優秀的創作就會很好奇這到底是誰做的。像是Braulio Amado,我喜歡他好久了!也是我想要去紐約的原因之一。他是葡萄牙人,14歲的時候就開始研究Photoshop之類的軟體,也對美國的音樂很感興趣;當時還是青少年時的他就寫Email給那些樂團說:「我幫你們做海報跟專輯,你給我一張你們的唱片作為交換就好!」那些人居然還說好,他就這樣子展開了他的生涯,後來就來到了紐約。我跟不同幾個AD工作,他們的參考資料裡都有他的作品。


宥廷在紐約街道的觀察紀錄



除了Amado之外,最近還有喜歡哪些創作者?


我想要聊的還是我工作的第一個地方 FISK PROJECTS。後來陸續做很多其他工作,直到現在還是時而想起與他們一起工作的時光。想念他們的真誠、謙遜、和才華洋溢。他們會在乎你的生活,會想要知道你吃什麼早餐、週末聽什麼音樂。跟他們一起工作,即使只是遠端,我也覺得超好玩,因為他們從來不打保守牌,完全實現了「只做喜歡的事」這個概念。


對了!FISK PROJECTS也有做Real Estate樂團的MV。過去我的Pinterest裡面pin了很多FISK PROJECTS的作品,時不時想起來還是覺得「真不可思議!」他們真的是我覺得我在美國遇到最好的人,會不會有點太誇張哈哈?可是我在美國也沒有遇到太多人哈哈。真的很感謝他們。


其實我欣賞的創作者非常多,但我第一個想到的是Vivian Maier。剛來紐約時特別去了Howard Greenberg Gallery看她的作品。她的攝影非常的迷人,有點反派,有點猝不及防,還有點偷窺的氣息,把那些人們以為不會被發現的尷尬的時刻都拍下來了。哈哈!我很喜歡那種不太正經的東西。


稍微把焦點擺到關於空間的部分。平常在紐約有比較喜歡哪一些空間嗎?


我最喜歡的空間應該是Printed Matter,他們有很多很奇妙的展覽,有時候我內心一驚「這東西你也能展?」像是幾個普通的寶特瓶被立在一個偌大的空間裡,讓人覺得「太奇妙了吧!」


還有Books are MagicMast BooksBlue-Sun Record Store。Blue-Sun Record Store是Popeye雜誌也有介紹的,它小小的但也很舒適,我喜歡它是因為它唱片賣得比較便宜。還有一間叫Other Times Vintage,它客人不多但狀態維持得很好,有賣古董傢俱也有賣植物,走進去就一場光合作用自我療癒,我很喜歡這種很不精打細算的店。


還有每年在MoMA PS1的Art Book Fair,有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販售他們的獨立書籍。很可惜的是今年變成線上的


臺灣的話,我覺得應該新開了很多地方,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朋丁荒花


由左至右、由上至下:Books are Magic, Blue-Sun Records, Printed Matter, MoMA PS1, Other Times Vintage



當初聽到Gathery的時候,第一個想法或反應是什麼?


覺得很好奇。我很喜歡這個名字。


我在做Logo的時候,跟一個美國人朋友提到現在在進行的專案Gathery,雖然沒有多作解釋,但他當下就馬上理解Gallery加上Gather的概念。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名字。我覺得很棒的一點是藝術家可以被不同的受眾看到。如果你透過網站平台或經紀人來進行曝光或買賣,觸及的族群會比較受限,但是如果今天我偶然在藝廊之外的地方,碰見某件作品,進而認識某位藝術家、或想收購他的作品,這對創作者來是另一種形式的支持和彈性。


接下來聊聊Gathery Logo的設計概念、設計過程,還有選用這個字體的概念。


一開始想法著力在 "Together" 和 "Gallery" ,所以初期收集了美術館、藝廊等資料,並做了比較多連字設計的嘗試,可是後來發現我做得比較生硬,少了點圓滑的感覺。後來經過了和依儒在不同階段的討論跟嘗試,最終版定調偏向簡約,這麼說來大部分美術館的標誌都還是比較簡潔銳利的。



Gathery Logo 設計過程(往右滑,看初版與最終版比較)



我設計最終版Logo的時候,把Gathery想像成一個很溫和的人,思考這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個性,這樣比較有畫面。一開始可能比較沒那麼精準,後來跟Gathery設計團隊討論之後慢慢找出方向,看到那個人的輪廓。


Gathery Logo最終版



假如宥廷要展出自己的作品,你理想的展覽空間是什麼樣的地方?


我腦海裡的畫面是家庭理髮廳。我在紐約Green Point經過一間理髮廳,裡面有賣咖啡,不過只有兩個位子。大家等著剪頭髮的時候就買一杯咖啡打發時間。所以我覺得在等理髮的時候順便看展很不錯。去咖啡廳的客群可能比較固定,去家庭理髮的群眾千奇百怪,所以在那邊展覽會滿有趣的!


最後,What’s next? 宥廷未來有什麼規劃或打算?


我在思考設計書桌跟椅子,因為這兩樣傢俱是我每天都會碰觸的東西。尋尋覓覓很難找到喜歡的斯堪地那維亞樣式,一旦找到又很貴。我內心有一些雛形,覺得好像可以設計看看。


回到第一個問題,我其實對設計或創作的觀點每年都在改變。對那些偉大的創作,我真的很敬佩,同時對很平民化、二流、沒人注意的事物也很感興趣,希望它們的光芒能夠被看見!




採訪:黃子紘、蔡依儒

文:黃子紘、林宥廷

圖片提供:林宥廷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